了解妈祖的由来 免费观看妈祖全集
1、妈祖是从闽越地区的巫觋信仰演化而来,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间信仰(千里眼顺风耳)。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又纳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逐渐从诸多海神中脱颖而出,成为闽台海洋文化及东亚海洋文化的重要元素。
2、妈祖,以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等,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莆田湄洲岛,因救助海难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
3、目前,全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共有上万座从湄洲祖庙分灵的妈祖庙,有3亿多人信仰妈祖。
4、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成为信俗类世界遗产。
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的亲昵称呼。据宋代的文献史料记载,她是莆田湄洲一位姓林的女子。
林姓是福建望族之一。闽林始祖林禄,在晋永嘉元年(307)以黄门侍郎琅琊王司马睿渡江镇建业(今南京市)。十年之后,
司马睿于建业即帝位,是为东晋元帝,林禄以招远将散骑常侍领合浦太守。太宁三年(325),林禄奉敕守晋安(今福建省之
闽中、闽西和闽南沿海地区,治所在福州),卒赠晋安郡王。林禄的十世孙林茂,于隋代迁居莆田北螺村(今西天尾紫霄山
一带)。迨至十六世孙林披,又迁澄渚(今西天尾镇澄渚村)。
(林披于唐天宝十一年(752)明经出身,官终检校、詹事、苏州别驾,赐紫金鱼袋、上柱国,生九子,名苇、藻、著、
荐、蕴、蒙、迈,皆官至州刺史(即州牧),世称“九牧林”。)
妈祖的七世祖林蕴,在“九牧”兄弟中排行第六,唐贞元四年(788)明经出身,辟为西川节度推官。元和元年(806)西川
节度使刘辟谋反,派刽子手持刀胁迫林蕴随他反叛,林蕴毫无畏惧地叱骂“死即死,我颈岂顽奴砺石耶?”刘见其大义凛然,
终不敢杀。川乱平后,擢为邵州刺史。卒后赐谥“忠烈”。
林蕴后裔有一支居湄洲湾沿岸,地名叫忠门,即表其“忠节”之意,现在地名仍旧。妈祖的高祖林圉,五代时仕闽。曾祖
保吉,仕后周,显德元年(954)任统军兵马使,鉴于天也纷乱,弃官归隐。祖父名孚,官福建总管。
妈祖的父亲名惟愿(一说名惟悫),宋初官都巡检,母亲王氏,生一男(名洪毅)六女。妈祖是这个家庭中女儿。
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口,有一个美丽的岛屿叫湄洲岛。岛上有一座巍峨雄
伟、金碧辉煌的庙宇,供奉着世界闻名的“海神”妈祖。
妈祖出生于仕宦之家,是福建晋代晋安郡王林禄的二十二世孙女。是当地的望
族。她原名林默,妈祖父亲林惟悫,母亲王氏,人多行善积德。一天晚上,王
氏梦见观音大士慈详地对她说:“你家行善积德,今赐你一丸,服下当得慈济之
赐。”于是便怀了孕。到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王氏将近
分娩,见一道红光,从西北射入室中,光辉夺目,香气飘荡,久久不散。又听
得四隆隆作响,好似春雷轰鸣,地变紫色。王氏感到腹中震动,妈祖于是降
生。因生得奇,甚为疼爱。她出生至满,一声不哭,因此,父亲给她取名“默”。
妈祖有一个哥哥和五个姐姐。八岁时到一所私塾读书,老师所教文章她能很快融会贯通。十岁余,她信佛焚香念经,早晚不懈。十三岁时,有一位老道士玄通经常往来她家,对她说:“你具仙性,应得渡入正果。”于是授以“玄微秘法”。她依法修炼,均能领悟要旨。
妈祖十六岁时,与群女闲游,照妆于井中。忽见神人捧铜符一双,拥井而上,后有仙班簇拥着,把铜符授给她,女伴们都骇得跑开,妈祖则受之不疑,不一会便灵通变化。此后,她虽身在室中,却能时常神游方外,谈吉凶祸福,无不奇中。能驾云飞渡大海,拯救海难,还经常为人治病消灾,远近的人都很感激她,并称她为“神姑”、“龙女”。
妈祖16岁这年秋天九月,有一天,她的父与兄驾舟渡海北上,当时妈祖正在室中精心织布,忽然伏在织布机上闭起眼睛,脸色突变。一手抓梭,一手扶抒,两脚紧踏机轴,拼尽全力在挣扎扶持,惟恐有失。其母发觉后,十分惊恐,急忙把她叫醒。妈祖于是失手将梭掉在地上。她睁开眼睛,顿足高声哭说:“我父得救,哥哥坠海死了!”其母听罢,十分惊慌,连忙差人打听消息。不一会儿有人来报,妈祖所言果然属实。当时其父在怒涛中,仓皇失措,几次将翻船,若似有人稳住其舵,与她哥哥的船靠近,无奈其兄已是舵摧舟覆了。当时妈祖闭着眼时,脚踏着的是父亲的船,而手抓的是兄船的舵,母亲把她叫醒,梭坠地,兄船舵摧倾覆了,父亲脱险返航,而其兄则被汹涌的浪涛所吞没。兄溺水后,妈祖陪着母亲、嫂嫂和几个村民一道驾船径往茫茫大海寻找哥哥的尸体去了。当时海水汹涌,他们突然发现一群水族聚集海面,大家不由得害怕起来。妈祖说,不要怕,并告诉水族不必迎接。突然水色变清,她哥哥的尸体已浮于海面。这时大家才知道是水神护尸来了。终于把兄尸载回,湄洲岛民无不称赞她孝顺和慈善。此后凡遇妈祖诞辰,半夜即有大鱼成群,环列于湄屿之前,好像拜舞的样子,黎明始散去。
湄洲之西,有一个地方叫文夹(今名文甲),为湄洲湾出入的要冲。礁石夹杂,分布其地。有一次有艘商船经过这里遭到巨风袭击,船角触礁,海水涌进船舱,情况十分危急,船中人哀号求救,妈祖知道后,非常焦急,忙对村民说:哆头商船即将沉没,应赶快前去援救。可是大家看着狂风巨浪,不敢向前。在这紧急关头,妈祖信手将脚边小草,找了几根,抛向大海。刹时间,几根小草变成大杉,排驾流向船旁,商舟有大杉相附,于是不致沉没。不一会,风平浪息,船上的人相庆大难不死,都以苍天相助,互相庆贺。待到将船靠岸,忽发现大木不知去向,经询问乡人,才知化草成杉附舟,乃是妈祖的神奇功力。这就是传说中的《化草救商》。
话说当时湄洲屿西北方有二神:一聪而善听,号顺风耳。一明而善观,号千里眼。二神经常出没作崇,村民甚受其苦,祈求妈祖惩治。神姑于是混杂在妇女当中上山采摘,经十余日,方与之相遇。二神误以为妈祖是民间女子,将近前,经妈祖将手中丝帕一拂,遂霾瘴蔽空,狂风卷地,两怪仍持斧疾视。妈祖说:敢掷下你们手中的斧么?他们竟然丢下,但再也收不起来,因而咋舌伏法。两年后,二神又出来作崇。这次是在水上出现,乘涛骑沫,沉浮滚荡。当时巫觋都治不了它们。妈祖说:“江河湖海,水德攸钟,彼乘旺相之乡,须以土木方可克之。”于是演起神咒,林木震荡,呼呼作响,沙石飞扬,二神无处躲闪,于是拜伏在地,愿归依妈祖。神姑乃将他们收之为徒,作为耳目,为拯救海难,驱恶扬善效力。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妈祖时年二十八岁。在重阳节的前一天,妈祖对家中人说:“我心好清净,不愿居于凡尘世界。明天是重阳节,想去爬山登高。预先和你们告别。”大家都以为她要登高远眺,不知将成仙。第二天早上,妈祖焚了香,念了经,与诸姐说:“今天要登山远游,实现自己的心愿,但道路难走而且遥远,大家不得与我同行,”诸姐笑着安慰她说:“要游去游就是了,何须多虑呢!”妈祖于是告别诸姐,直上湄峰处,这时,只见湄峰顶上浓云四合,一道白气冲上天空,仿佛听见天空有丝竹管弦奏起的仙乐声,直彻云天,彩虹辉映,妈祖乘长风驾祥云,翱翔于苍天皎日间。俯视人世,若隐若现。忽然彩云布合,不可复见。湄洲人仰头望去,无不欷嘘惊叹。此后妈祖经常显灵,乡亲们时常能看到她在山岩水洞之旁,或盘坐于彩云雾霭之间,或朱衣飞翔海上。常示梦显圣,救人急难,护国佑民。于是乡里之人就在湄峰建起祠庙,虔诚敬奉,后人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
妈祖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为怀,专以行善济世为已任。
还有很多关于她的传说,已经历代的册封等等你可以到这个网站去看
妈祖,以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等,是历、现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妈祖在宋雍熙四年(987年)年以后,当地渔民立一座香火小祠,称之为“通灵神女”。此后,历经南宋、元、明、清各朝尊号的出现。
民间的称呼有两个原因:
1、“妈祖”是林姓家族人对其的尊称。“妈祖”的“妈”,不是妈妈之意,而是奶奶之意。而“妈”与“祖”连在一起称呼,就是对族内年高德勋的女人的尊称。因此妈祖是林姓族人对妈祖的昵称。莆田林姓族人还昵称为“姑妈”,更下辈的也有称“祖妈”的,林姓人也有称为“祖佛”的,后来逐渐顺口称为“妈祖”,以此来称呼自己的先辈,就显得更加亲切了。
2、“妈祖”是民间神祗。随着妈祖信仰的推广,妈祖信仰不仅得到了的肯定和推崇,也成了所有人共同信仰的民间神女,于是世人就跟随林姓族人尊称她为“妈祖”。这样“妈祖”这个名称,就传遍世界,代代相传至今。
扩展资料:
历史功绩
1、济师助战。济师助战表明了统治者收复失地、统一国土的愿望,为此感念妈祖的神功。
2、助剿海盗。海盗猖獗,沿海渔民难有宁日,因此,清代非常重视剿除海盗,以安抚渔民。
3、协助漕运、海运,祛除水患。妈祖生前以护航导流而受人景仰,其显圣助漕运、海运、祛除水患的记载相当多,同样体现了统治者对海上和平的期盼。
4、册封琉球。对琉球的册封表现了清王朝对琉球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当时两国的一段和平共处的历史,而这些都与妈祖的神功庇佑有关联。
当代功绩
妈祖信俗对当代两岸信众关系的和解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两岸宗教直航的实现即为一例。从1895年至1987年近百年间,的妈祖信众几乎没有以“妈祖”为名义的交流。1979年元旦会发表《告》开始首倡实现两岸“三通”(通邮、通航、通商)。
1982年,北港朝天宫董事蔡辅雄来到湄洲岛,并了解湄洲妈祖祖庙的复建情况,妈祖信众与湄洲妈祖祖庙的次较为正式的交流。1988年7月5日,搭乘两岸周末包机航班的澎湖天后宫180名妈祖信众抵达湄洲妈祖祖庙朝圣。
从年开始,以朝拜妈祖为由的海上宗教直航终于开始成为现实,是妈祖信俗的一大功绩。“宗教直航”是在两岸未能实现直航的情况下,特许的一种比照“小三通”方式航行的宗教界人士经金门到福建湄州进香的“特殊直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