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妈祖签文 妈祖灵签53签解签所有签文
好像是说你求的事情
是有遇到一个好的选择,你有些迟疑,害怕不能最终是好的,等遇到机会自然会好(机会有可能是之有贵人出现来帮助你,也可能是指等到春天,或者别的什么机会。)
故事:
某年元宵佳节,广东潮州街上,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人群川流不息,一幅人间好景色。书生陈三,送哥嫂到广南上任,路过潮州,欣逢佳节,也来赏灯。陈三与黄家五娘相遇,相见之下种下情苗。富豪之子林大,亦于灯市惊五娘之美,即托媒送聘。五娘之父黄九郎贪财应许,五娘坚持不从,但严命难违,她悲伤万分。六月,五娘与婢女益春在绣楼赏夏尝荔,五娘触景伤情,满腹辛酸。此时,陈三正好骑马寻访五娘,两人远远相见,双方看清正是灯下人。五娘将荔枝手帕投落,以寄深情。陈三拾得荔枝手帕,喜出望外,即谋入府,以图与五娘一叙衷情。数日后,1.陈三化装磨镜匠来到黄府,假装替黄家磨镜,乘人不觉,故意将宝镜打破。黄九郎闻知大怒,陈三求情,愿卖身为佣,以赔宝镜。五娘料得陈三来意,又喜又惧,心意彷徨。陈三卖身黄府,一心想借机接近五娘,但咫尺天涯,却难得与五娘相见。五娘亦因陈三之来心烦意乱,她既无法摆脱林家婚事,又不能与陈三缔结良缘,千思万想,朝夕愁思,只见玉容消瘦,病体缠绵。日月飞逝,陈三来到黄府,不觉已将年余,陈三历尽苦楚,终因五娘态度若即若离,使陈三不能明白真情实意。。失望之余,欲返乡里,婢女益春获悉,婉言相劝,留下陈三。陈三乃修书托益春交予五娘,五娘阅后,深受感动,即命益春召见陈三,两人相会,互诉衷情,山盟海誓,比翼连理,永不分离。此时因五娘借病拖延林家婚事,引起林大不满,亲来黄家限黄九郎于三天内成亲。五娘闻之,不知所措,陈三策计私奔,事逼无奈,五娘只得背井离亲与陈三出走。三更月夜,路途崎岖,陈三、五娘、益春,一行三人,向大道奔去。
义烈庙位于圭峰半岛东北隅、又称“姑妈宫”,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系族人自发创建的一座小庙。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由邦元公会同族中长老士绅主持扩建,并塑姑妈金身宝像,因姑妈“素明大义,秉性真烈”,故正式命名“义烈庙”。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廷为了抗清名将郑成功,勒令沿海一带全部内迁,并烧毁各地防车营、居民住宅及祠堂庙宇,义烈庙也被付之一炬。姑妈神像随民众迁往仙游欧厝。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峰尾渔运兴旺商贸发达,群众深感姑妈的佑护之恩,又一次大兴土木重建义烈庙,六年后工程告竣,在族中耆宿缙绅的策动下,众善男信女集队前往欧厝,将姑妈金身宝像迎回峰尾。 1957年,惠安县文化局确认义烈庙为文物保护单位。期间义烈庙再次遭到破坏,1980年以后,峰尾乡亲与海外侨亲、港澳台族亲捐资筹款,全面修复了义烈庙,进而筑建戏台、整饰埕地,使其显得更加宏伟壮观。义烈庙飞瞻翘脊,雕梁画栋,系硬山式屋顶,宫殿式建筑,面阔14米,进深12米,占地面积170平方米。正殿供奉姑妈娘娘,左殿奉祀二路元帅,右殿奉祀列位相公。姑妈娘娘,凤冠霞踱绣袍花袄,手执拂尘玉笏,慈眉善目,神态端庄。殿前有一对清乾隆时期的辉绿岩凤柱耸立左右,柱石质地坚硬又不失细腻。绕桂凤凰或仁立、或欢飞、或俯冲、或腾举,形态各异,巧夺天王。两侧原有壁柱四对,现已以石易木,墙面绘有备种签诗故事。四处布满牌匾楹联,这些历代名家真迹墨宝,弥足珍贵,诸如“一德寿民”为明穆宗年间,郡人大学士史继阶题赠;“坤德孚民”为明神宗年间,武英殿大学士张瑞图题赠;“婆心济世”为明年间,都御史郭必昌题赠。姑妈刘益娘,原名大娘,又名乙娘,生于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十一月十七日,逝于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九月十二日,在凡世二十春秋。系入峰始祖士贤第六代、予岳第五代孙女。据谱牒载,姑妈诞生时,异香四溢,满室生辉。她自小聪明伶俐,志操不凡,以“温淑清顺,懿惠中和”见称。出生数月便会说话,未满周岁即像成人一样行走,幼年时就很通情达理,谦恭有礼,长大后愈加豁达大度,宽厚诚恳,一生勤劳俭朴,贞信自守,乐于助人。每逢天气骤变或暴风雨即将来临之时,她总是坐立不安,经常通宵达旦站在海边或尾山埔细心观察,一旦有危情便点火为号,引导渔船顺利返航安全入澳,这种义举善行令渔民感恩戴德称赞不已。姑妈十八岁那年,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许配给郭厝后柳村程家为媳。翌年九月廿二日,姑妈携三弟自外祖母处回,路过郭厝村一处甘蔗园,三弟见蔗口馋,哭闹要吃,姑妈无奈取铜钱二枚,用红头绳系在另株甘蔗叶上,然后拗蔗一株,递与幼弟解渴。此时蔗主适至,不问缘由便破口大骂,甚至打了姑妈一记耳光。姑妈羞恨难言,遂于当晚悬梁自尽,以死一洗清白。明嘉靖年间,滇南寇乱边关告急。兵部尚书兼有都御史毛伯温奉命征讨。妈祖和姑妈神游至此,托梦授计,又布法援助,大军所向披靡。次年九月,班师回朝,世宗皇帝龙颜大悦,嘉奖三军将士。此时毛伯温启奏:“此战大获全胜,有赖二位女神鼎力相助”云云。深受感动,钦赐林默娘为“天上圣母”,刘乙娘为“姑妈娘娘”。由于人们对姑妈娘信仰和崇拜与日俱增,峰尾的渔民无论走到哪里,都把姑妈的神灵故事传播到哪里。福建沿海各地,诸如仙游枫亭胡宅、莆田秀屿前云,甚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也都相继建立“姑妈宫”,台北还组织“姑妈会”,尊姑妈为“海国女神”、“海峡第二女神”,可见“姑妈”文化的传播之广。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这位神奇女子降生在福建莆田市湄洲岛。妈祖是福建望族林氏后裔。祖父林孚,官居福建总管。父林愿(惟殷),宋初官任都巡检。妈祖世称默娘,娘妈,自幼聪颖灵悟,成人后识天文,懂医理,相传可“乘席渡海”,能“言人休咎”;又急公好义,助人为乐,做了很多好事,深受人们的爱戴和崇敬。北宋雍熙四年(987午)农历九月初几,年仅28岁的妈祖羽化升天。从此以后,妈祖多次显灵救助苦难,在人们遇到困难时只要求声“妈诅保佑”,妈祖就会闻声而至,人们就能,遇难呈祥。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北宋宣和五年(1123)路允迪出使()途中,船遇大风巨浪,“八舟七溺”,唯有路允迪“祈求妈祖保佑”,忽而一道红光出现,只见有一朱衣女子端坐桅间,瞬即风平浪静,终于平安脱险。路允迪返朝后奏明,宋徽宗下诏赐“顺济”匾頟。从此,历史上有众多人士受到妈祖的庇佑,留下许多故事。历代皇帝对妈祖进行了30多次的褒封,其爵位从“夫人”、“妃”直至“天妃”、“天后”,并被人们尊称为“天上圣母”。同时,皇帝还颁诏天下行“春秋谕祭”。宋雍熙四年(987),妈祖升天后,人们怀念她、纪念她,就在湄洲岛建庙祭祀。这庙宇就的妈祖庙。据文献礼载,当时的庙宇仅“落落数椽”,但“祈祷报赛,殆无虚日”。后来经过三宝等人的不断扩建修葺,到天圣年间(1023—1032),湄洲妈祖祖庙得到受妈祖庇佑的人们的不断“鸠资扩建”,“廊庑更加巍峨”。此时的祖庙已初具规模。元朝,妈祖祖庙得到进一步的扩建。洪希文在《题圣墩妃宫》诗中,描写了“粉墙丹住辉掩映,华表茸突过飞峦”的景象,反映出妈祖庙的建筑情况。明朝,妈祖祖庙又得到进—步扩展。洪武七年(1274)泉州街指挥周坐主持重建寝殿、香亭、鼓楼、山门。永乐初年(1403),郑和下西洋时,因妈祖庇佑有功,奉旨遣官修整祠庙。宣德六年(1431)郑和一次下西洋之前,亲自与地方官员备办木石,再次修整祖庙。,康熙二十二年(1683)福建总督姚启型重建钟鼓楼和山门,又把朝大阁改为正殴,后因姚启圣获妈祖保佑屡次建功,被皇帝封为太保、兵部尚书,所以人们也称正殿为殿。康熙二十三年(1684)靖海侯施琅增建梳妆楼、朝天阁、佛殿、僧房。按石祖庙又建观音殿、中殿、土地庙等。到清乾隆以后,湄洲妈祖祖庙己颇具规模,成为—座有99间斋房,号称“海上龙宫”的雄伟建筑群。 1966年,湄洲妈祖祖庙陆续遭到破坏,只剩下圣父母祠(佑德祠)和中军殿。妈祖庙的文物也相继被毁和遗失。唯有妈祖神像在林聪治女士等人的护卫下得以幸存。 1978年,大地春风化雨,万物复苏。林聪治等人率领众乡亲进行湄洲妈祖祖庙的重建工作。人们义务投工,硬是在祖庙遗址废墟上整理山—处地基。各地信众纷纷参与,踊跃加入修复湄洲妈祖祖庙的行列。不久,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成立,林文豪任董事长,林聪治任常务董事长,大规模的妈祖祖庙重修工作得以顺利进展。众志成城,经过多年努力,湄洲妈祖祖庙终于完成了大小建筑36处的西轴线工程。西轴线工程坐东北,面西南,呈轴线分布,有牌坊、长廊、山门、香炉台、圣旨门、广场、钟鼓楼、正殿、寝殿、朝天间、升大楼等,还有佛殿、观音殿、五帝庙、中军殿从及爱乡亭、龙凤亭、香客山庄、思乡山庄等一系列建筑物,形成规模庞大、雄伟壮观、楼亭交错,殿阁纵横的祖庙建筑群。为了满足广大妈祖信众的朝拜需要,应海内外妈祖信众的要求,1997年由清华大学设计的湄洲妈祖祖庙南轴线共程动工。南轴线工程现已建成寝殿,敕封天后宫殿、庑房、献殿、钟鼓楼、山门、牌坊、天后广场、天后戏台等建筑物,气势恢宏,庄严肃穆,举世。妈祖生前扶危助困,济世救人,深受人们爱戴。升天后又流传下许多美好的传说,经过不断的演绎发展,终于形成了反映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妈祖信仰。随着时间的推移,妈祖信仰不断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庙。据统计,如今世界上有妈祖信众近2亿,妈祖庙近5000座,遍布在美国、日本、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港、澳、台地区,妈祖信仰非常普遍,岛有占总入口三分之二的人信仰妈祖。湄洲妈祖祖庙是世界所有妈祖庙之祖,世界所有的妈祖庙都是从湄洲分灵出去的,湄洲妈祖祖庙建筑雄伟、规模庞大,妈祖灵验,护佑四方。人们不断地不远万里奔向妈祖圣地焚香膜拜。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妈祖信众从世界各地汇聚湄洲。据统计,近年来,到湄洲蚂妈祖祖庙谒祖进香的信众超过l000万人次,单海外信众就超过百万。每逢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农历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四面八方的妈祖信众纷纷赶赴圣地湄洲寻根谒祖、割火过炉、祈祷平安。
采纳哦
妈祖签,为供奉妈祖而做的签诗。
妈祖是东南沿海地区民间信仰中的海神,又称“天后”、“天妃”、“天妃娘娘”。
妈祖签诗,为供奉妈祖而做的签诗。妈祖签诗通常为七言绝句,每首签诗都有相应的签文解释。
妈祖签诗通常用于预测、占卜、祈福、求财、求子、求平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