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观音的日子要求 观音宝忏十三拜完整
拜观音菩萨是福建,浙江等省汉族民俗之一。俗传观音菩萨农历二月十九日出生、九月十九日出家、六月十九日得道。民间和佛门在这三个日子都要举行纪念、享祀活动。观音又叫观自在、观世自在、观世音,俗称观音菩萨、观音大士。观音为阿弥陀佛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又是汉化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汉族民间奉其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拜观音注意事项:
一、心存恭敬。
二、身心清净。
三、做好人,存好心。
四、形式在其次。
五、最好有正确的目的。
简言之,心敬,身净,存善心,就够了,这是根本。详说就多了。
进入大殿应有的礼仪:
1.缘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
2.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带入。
3.唯有诵经、礼佛、打扫、添油香时方可进入,不可:以佛殿为通道,,任意穿梭游走。
4.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洗净双手,进入时不可东张西望、到处观览,礼拜后方能瞻仰圣容,默念偈云:「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5.于佛殿内只能右绕,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众共修绕佛时,注意转角处,不须住脚问讯,只要向上齐眉即可。
6.于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除听经闻法,全体禅坐外,不可坐于殿内,即使讨论佛法,亦不可高声言笑。
7.于佛殿内,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8.在大殿内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时,应退出殿外。打呵欠时应以袖掩口,吐唾液时用卫生纸包好放于口袋内,勿进进出出影响大众。
尊敬佛像的方法:
1.不可批评佛像之庄严与否,凡佛像不得安于卧室内。
2.凡经过有佛像处,应当整衣礼拜或合掌问讯:如在经堂、佛殿应当礼拜,如因时间、空间不便,可合掌或问讯。
.见有佛像损坏,应予妥当进程,切不可任意堆置:
(1)佛像若有损坏或不洁,应尽量修复,如重新裱褙等,并使其洁净。
(2)如无法修复,纸制者应以恭敬之心火化,并将余灰持往净处掩埋。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解后,洒散于河川大海,勿使人践踏到。
4.上香的方法: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
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5.点香时不可用口吹火熄。将香插好后,退半步问讯即可、不用一直点头。
6.如看见佛像或经书置于不洁之处,应当捧持移置净处。若见有人对佛像不恭敬时,宜私下善言相劝。
拜佛宜从佛制,其拜法与俗制不同,兹将拜法详述如下:
(一)两手(十指并拢)和掌(斜向上)当胸,站于蒲团之前,两足作八字式,左右足跟距离约二寸左右,足尖距离约八寸;
(二)分右掌向下,按于蒲团之中心,左掌不动,两膝跨开,跪于蒲团上
(三)以左掌按于蒲团之前左边;
(四)以右掌从中心移于蒲团之前右边,两掌相离六寸许;
(五)以头按于两掌中间之蒲团上;
(六)以两手掌向外边翻转(手心向上,意在以两手承佛足,头面接足礼);
(七)以两手曲指反转,仍按于蒲团之原处;
(八)头离蒲团由伏而起;
(九)以右掌移于蒲团之中心;
(十)以左掌离蒲团,置于胸前如合掌之状;
(十一)以右掌用力撑起(两膝同时离蒲团),合于左掌当胸,此为一拜,至少三拜,多则以三数迭加,如六拜、九拜、十二拜等。
拜毕后尚有一礼,如世俗之作揖,名曰问讯,乃刚拜毕两手合掌当胸时,即以所合之掌微侧向下(是时鞠躬)放至近腹处。后以右掌置于左掌之内,叠成拳式,缓缓从下向上举起与眉齐(是时已直齐躬),再以两手徐徐放下合掌当胸,手心向上,右手叠至左手至上,两大拇指相接,此即大三昧印也(弥陀印即左手叠至右至上余与三昧印同),此为拜佛礼毕,头再略一低而已,手便撒开而退。
拜观音菩萨一般为每个月的十五,阴历。
拜观音菩萨注意事项:
1、佛像摆放的地方要安静,在佛像摆放的地方,最好不要有音响之类的电子设备。
2、观音像请回家后容,千万不可以当贵重古董看待,而锁在保险柜内,这是最不恭敬的。
3、观音像的安放处不要在卧室内,以免晚上多梦。
4、观音像请回家后,不管是否供在神桌或书桌、书橱上,首先应该剪一张7寸直径的红纸(红色避邪)垫于佛座下,以示吉祥。
5、佛像和佛龛不能摆在家中的房梁的下面,要错开位置,而且佛像和佛龛的高度要适中,不能太低,也不能偏高。
扩展资料:
观音诞活动
旧时,县内民间妇女十分重视观音诞,时间是每年的每年农历的六月十九观音诞(慈航真人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诞(慈航真人升天日)。
观音菩萨的诞期,诞期又称为“观音开库”意为这一天观音会将福气等借出去,保佑信众子民们所要所求之事能达到心愿,到了九月份诞期或年尾时,要还愿。是日,各大寺庵凡供奉有观音的,都会举行隆重的活动,
观音是最世俗化的菩萨,她的能耐是百姓最需要的,自然也是最受民众欢迎和尊敬的菩萨。
烧香拜佛需要看日子吗
烧香拜佛需要看日子吗,很多人去寺庙烧香拜佛,都执着于选一个良辰吉日去寺庙,或是烧香要抢头香,对于时间上很多人都比较注重,那么以下了解烧香拜佛需要看日子吗?
烧香拜佛需要看日子吗1没有明确规定。佛陀也没有指示。只要您想去寺庙拜佛,那么早上比较方便。如果是在家里的话就随意。初一,十五,初八,二十三,这四个日子是给在家受持八戒的弟子,每星期一日的持戒,平时是五戒。至于其他,佛陀都没有规定。没有禁止晚上烧香,那么民俗说法并非佛陀教导。
去寺庙烧香拜佛什么时间合适呢?
在我们传统的烧香文化中,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是固定的上香时间,所以,每当初一、十五就会有很多人到寺院烧香朝拜。
佛教有很多朝拜日,在佛教朝拜日去烧香拜佛也是十分适合的。在佛教朝拜日中,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这三天是观音的诞辰,所以前去朝拜的人最为多。
另外去寺庙最好是在早晨去,一个是因为早上人会比较少,越晚到人就会渐渐多了。另一个是因为很多寺院许多法会都是在上午举行的,早上去容易遇到寺院法会,可以参加。
此外,提醒一下,每个寺庙都有开门和关门的时间,在去之前最好提前了解一下。
烧香拜佛需要看日子吗2去寺庙烧香拜佛,这三点常识,一定要知道!
第一、烧香拜佛的时间。
很多人去寺庙烧香拜佛,都执着于选一个良辰吉日去寺庙,或是烧香要抢头香,撞头钟等,这些行为并不是佛法所提倡的,佛法没有提到过,选个良辰吉日烧头香就一定要比其他日子去寺庙更吉利。这些都是民间流传的一种习俗而已。并没有佛法上的依据。
佛法认为,只要你心中有佛,每一天都是良辰吉日,只要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算空手去拜佛,一样可以获得菩萨的保佑。
第二、烧香拜佛的数量。
有人认为,烧香拜佛时,烧的香越贵,香烛越高大,拜的佛越多就越好,这也是没有依据的'。若是站在菩萨的角度去看,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无论众生在烧香拜佛时,选择烧多贵的香,菩萨都不会分别去看待众生的,自然也就不会因为你花的钱多就多照顾你一下。
若站在众生的角度,确实会有不平等的情况产生,而这个不平等的情况,不是外在形式上的,而是要看我们每个人的敬心信心能有几分?佛家常说:佛法在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就有一分受益,有十分恭敬,就有十分受益。这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所以佛法提倡的不是香越贵越好,而是信心最重要,以及我们拜佛时对佛的恭敬之心。这个要比你花的钱更重要。烧香不在于高大、多少,贵在你能否对佛法生起敬信之心,以及持戒修定和开慧。
第二、烧香拜佛要求什么?
我们在烧香拜佛时,所求非常重要,之所以有人拜佛灵验,有人拜佛无用,与我们所求之事息息相关。如果你所求的事情,是违背因果的,是不切实际的,是损人利己的,这些愿望菩萨是不会帮你实现的。
佛法认为,万事皆有因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求财之前要先学会布施,我们求福之前要先学会积德,我们要求寿命长久之前,要先学会止杀并放生,这样才能善因善果,所求如愿。
若是一个人没有种下善因,就算去佛前磕破了头也没用,因为佛也无力改变因果以及个人的定业,所以我们在拜佛烧香之前,一定先要深信因果,在深信因果,不违背因果的前提下,再去拜佛供佛,才能获得真正的利益,
烧香拜佛需要看日子吗3烧香拜佛的吉日
烧香拜佛是要讲日子的,有的人从庙上烧香拜佛后就遇灾凶问是什么原因?根据《藏经》上记载《法师选择记日期》有的时间是烧香拜佛吉日,在烧香拜佛吉日上香会遇吉事。有的时间烧香拜佛不但无吉事,还会出现凶事。因此,把烧香拜佛吉日录下,没有录下的日子是凶日,易出凶事。
法师选择记日期佛法无边!
贞观元年正月十五日,唐太宗皇帝宣问诸大臣僚:“朕见天下百姓,每三四日长明设斋求福,如何却有祸生当时?”三藏法师奏:“百姓设斋之日,值遇凶神,故为咎者皆是不按《藏经》内值吉神可用之日,所以致此。臣今录《藏经》内《如来选择记》奏上,见其祸福由日之吉凶也。”根据万年历如下之日拜佛大吉大利:
甲子旬:甲子,乙丑、丙寅,庚午,
甲戌旬: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
甲申旬:甲申、乙酉、丙戌,己丑,壬辰,
甲午旬: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旬: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旬:甲寅、乙卯,己未,庚申、辛酉。
农历初一、十五不论何干支日烧香拜佛都大吉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