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仙灵签第七十二签 黄大仙灵签第75签
香港黄大仙祠七十二签是香港黄大仙祠的一种特色文化活动,七十二签的每一只签都有自己的编号和内容,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智慧。
具体来说,七十二签的每一只签都代表着一种人生经历、一种命运或者一种处世哲学。例如,签代表着人生的起点和希望,而一签则代表着人生的归宿和智慧。在求签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选择不同的签来寻求指引和帮助。
此外,七十二签还有许多与爱情、事业、财运等相关的签,这些签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也可以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香港黄大仙祠七十二签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传统文化活动,它不仅代表着香港地区的文化特色,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引和帮助。
大显殿签诗是供卜问吉凶所编的诗句。多写于竹制签牌上,贮于签筒内,由卜问者抽取,而后据诗意附会人事吉凶。
签文百首
百签唐明皇祷告天癸癸上上
第九十九签百里奚投秦癸癸上上
第九十八签薛仁贵投军癸辛中平
第九十七签买臣五十富贵癸庚上上
第九十五签张文远求官癸戊中平
第九十六签山涛见王衍癸己上吉
第九十四签提结过门癸丁中平
第九十三签邵康节定阴阳癸丙中平
第九十二签高祖治汉民癸乙下下
第九十一签赵子龙抱癸甲中平
第九十签杨文广陷柳州壬癸中平
第八十九签班超归玉门关壬壬中平
第八十八签高文定守困壬辛上吉
第八十七签武侯与子敬同舟壬庚下下
第八十六签管鲍为贾壬己上上
第八十五签姜女寻夫壬戊中平
第八十四签须贾害范睢壬丁中平
第八十三签诸葛孔明学道壬丙下下
第八十二签宋仁宗认母壬乙上吉
第八十一签寇公任雷阳壬甲中平
第八十签郭璞为母卜葬辛癸下下
第七十九签文王编易卦辛壬中平
第七十八签袁安守困辛辛下下
第七十七签吕后害韩信辛庚下下
第七十六签萧何注律辛巳中平
第七十五签刘小姐爱蒙正辛戊上吉
第七十四签崔武求官辛丁上吉
第七十三签王昭君忆汉帝辛丙下下
第七十二签范蠡归湖辛乙下下
第七十一签苏武还乡辛甲中平
第七十签王曾祈祷庚癸中平
第六十九签孙庞斗智庚壬下下
第六十八签钱大王贩盐庚辛中平
第六十七签江遗嘱儿庚庚中平
第六十六签杜甫游春庚己上上
第六十五签蒙正木兰和诗庚戊上上
第六十四签管鲍分金庚丁上上
第六十三签杨令公撞李陵碑庚丙中平
第六十二签韩信占霸王庚乙中平
第六十一签蒯辄见韩信庚甲中平
第六十签宋郊兄弟同科己癸上上
第五十九签邓伯道无儿己壬中平
第五十八签苏秦背剑己辛上吉
第五十七签烂柯观棋己庚中平
第五十六签五枢密奸险己巳下下
第五十五签包龙图劝农己戊中平
第五十四签苏秦刺股己丁中平
第五十三签刘先主入赘孙权妹己丙下下
第五十二签匡衡夜读书己乙上吉
第五十一签御沟流红叶己甲上吉
第五十签苏东坡功民戊癸上吉
第四十九签张子房遁迹戊壬下下
第四十八签赵五娘寻夫戊辛中平
第四十七签楚汉争锋戊庚下下
第四十六签孤儿报冤戊己中平
第四十五签高祖遇丁公戊戊中平
第四十四签王莽篡位戊丁中平
第四十三签玄德公黄鹤楼赴宴戊丙中吉
第四十二签董永卖身戊乙中吉
第四十一签刘文龙求官戊申中吉
第四十签汉光武陷昆明丁癸上吉
第三十九签陶渊明赏菊丁壬下下
第三十八签孟姜女思夫丁辛下下
第三十七签邵尧夫祝香丁庚中平
第三十六签罗隐求官丁己上吉
第三十五签王昭君和番丁戊下下
第三十四签萧何追韩信丁丁中平
第三十三签庄子慕道丁丙中平
第三十二签周公解梦丁乙下下
第三十一签苏卿负信丁甲中吉
第三十签柳毅传书丙癸中吉
第二十九签司马嗟困丙壬上上
第二十八签相如题桥丙辛上吉
第二十七签江东得道丙庚下下
第二十六签邵尧夫告天丙己中吉
第二十五签唐明皇游月宫丙戊中平
第二十四签张骞误入斗牛宫丙丁中平
第二十三签吴王爱西施丙丙下下
第二十二签李太白遇唐明皇丙乙上吉
第二十一签孙庞斗智结仇丙甲下下
第二十签严子陵登钓台乙癸下下
第十九签刘智远得岳氏乙壬上吉
第十八签孟尝君招贤乙辛中平
第十七签石崇被难乙庚下下
第十六签王祥卧冰乙己下下
第十五签张君瑞忆莺莺乙戊中平
第十四签郭华恋王月英乙丁下下
第十三签姜太公钓鱼乙丙中下
第十二签苏武牧羊乙乙下下
第十一签韩信功劳不久乙甲下下
第十签冉伯牛染疾甲癸下下
第九签宋陈桥即位甲壬大吉
第八签大舜耕历山甲辛上上
第七签洞宾练丹甲庚大吉
第六签相如完璧归赵甲己下下
第五签吕蒙正守困甲戊中平
第四签小秦王三跳涧甲丁下下
第三签贾谊遇汉文帝甲丙中吉
第二签张子房游赤松甲乙上吉
签汉高祖入关甲甲大吉黄大仙灵签
吕祖灵签
月老灵签
妈祖灵签
等等
黄大仙祠联系方式:0208-1078225
黄大仙祠景点简介:
黄大仙祠据明朝万历年间的《金华府记》载:黄大仙原名黄初平,是浙江金华兰溪人,东晋年间(公元328年)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他8岁牧羊于浙江金华赤松山上;15岁上山牧羊时遇道土善卜。善卜见初平有异相,就带他到金华赤松山修炼了40年,得道成仙。
因此,黄大仙以“赤松子”为别号。后来,其兄黄初起去寻找他。兄弟相见,初起问:“羊在哪?”初平大声地叱之:“羊起!”满山坡的白石立刻变成了羊。广州黄大仙祠大门对联“叱羊传晋代,骑鹤到南天”.记载了黄大仙成仙的传奇故事。而现在复建的这座庙祠中,黄大仙殿门前所挂的也同样是这么一副对联。
道教是多神教,在众多的神当中,黄大仙是相当出名的。当年黄大仙云游四海,治病救人,济世扶危,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仙道,其功德家喻户晓,受到广大民众的拥戴,纷纷立祠来尊奉他。
广州黄大仙祠始建于已亥年,即公元1899年,并于1904年得各界热心人士捐款重修。当年这里地虽偏僻,但曾是广州的宗教圣地之一,其香火鼎盛,对广州市区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有极大的影响。该祠虽于1910年遭受破坏,但旧祠所留下来的遗迹,如石刻对联、浮雕石柱、扁额、门饰、石狮等,都饰以精致的雕刻,由此可以想见当年祠殿的宏伟规模和精致的建筑艺术。
1915年,原黄大仙祠的主持人梁仁庵道长携带黄大仙的画像、灵签和药签等南迁到香港,并于1921年建成香港黄大仙祠。同样地,黄大仙也深受海内外人士的信仰和祀奉。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广大热心人士纷纷要求在原地恢复建造芳村黄大仙祠。后经有关部门批准,由(香港加拿大置地有限公司和芳村新荔枝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组成广州嘉游旅游景区开发有限公司,负责黄大仙祠的复建项目。经过2年的策划和设计,于1997年11月破土动工,1999年2月6日完成期工程,供各界人士参观游览。
复建后的黄大仙祠坐落在芳村区的古祠路1号,离芳村和花地湾地铁站很近。全祠总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呈长方形,有一个南大门和东侧门供游人出入。
黄大仙祠是一个集传统风俗、文化、艺术和旅游为一体的旅游寺庙景观。全祠现设有:正中高耸在台基上面的黄大仙主殿;进门左侧的关帝庙、斗姥庙;进门右侧的财神殿、孔圣殿;主殿左侧的吕祖殿、功德堂;主殿右侧的观音殿;以及东、西添福、添寿长廊各1条。总体设计上采用升高主建筑的方式,使大殿的外观更显宏伟。这座宗教名胜再次扬名于世,既为广州市增添了一个旅游新景观,又为善信提供了一个祈福布施和祀奉祖先的地方,还能使原黄大仙祠的文物得以保存,这里的的确确是一个值得参观游览的好地方。
黄大仙祠左右两只狮子是该祠清代的遗物,从中可体察到黄大仙祠历史上所经历过的许多沧桑。
经过添福和添寿两道走廊,沿着石阶,拾级而上,可以看到高大巍峨的“赤松黄大仙殿”。该殿高18米,为内部架空无柱建筑,是目前广州市庙宇中的架空大殿之一。大殿内的黄大仙神像为青铜铸造,高3.2米,直径2.5米,重为3吨。民间传说中的黄大仙乐于助人,有求必应,普济劝善,故极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爱戴。大殿两边的对联是“叱羊传晋代,骑鹤到南天。”
大殿的西面是吕祖殿,大殿东面则是观音殿。观音神像高2.1米,重2吨,是由整块汉白玉雕刻而成的。自古以来形成的释、道、儒三教合一,这在寺庙中更能体现出来。吕祖殿和观音殿均为2层建筑。
关帝庙和斗姥殿在西侧。关帝即关云长,名羽,是山西解良人,生于公元160年。三国时他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而后过五关斩六将,立下赫赫战功。由于关羽忠义两全,历来受到上至、下至百姓以及三教信徒的崇敬。佛教立为伽蓝神,懦教称其武圣人,道教则尊奉为关圣帝君。每年农历五月三十日是道教中的关圣帝君诞日。
斗姥又称斗母、斗姆,是北斗众星之母。她相貌奇特,面现慈容。传说她有九个儿子,除玉皇大帝、紫微北极大帝外,其余七个是北斗七星。由于她统领着这么多的神,所以每年凡犯了太岁的人,拜了斗姥以后都能化解罪孽。
财神殿和孔圣殿在东侧。赵公明是商周时代人。得道成仙后,玉皇大帝封他为财神,掌管天下财事。财神在众多的神当中是民众欢迎的。民间习俗,每年正月初五是接财神日。
孔子被推崇为圣人,生活于公元前551至公元前479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孔子是鲁国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有弟子三千,著名的有七十二人。以至儒家学说成为2000多年封建教育的基础,孔子被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尊奉为教育的始祖、万世师表。
该祠还有另外两件珍品:一是黄大仙主殿、观音殿及吕祖殿的牌匾是广州市文化局捐赠的,全由南越国御花园遗址出土的秦代古船台枕木(古松木)制成。俗语说“千年松,万年柏”,黄大仙词的牌匾古木藏在地下五米深的地方已有2200多年,木板重500公斤,保存十分完整。被鉴定是现今世上保存最久的的古木之一,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另一件是种在东、西两花园的增城挂绿园原荔枝树折枝种植的两颗小荔枝树。这两株增城挂绿荔枝是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赠予的名贵树木,现已长成1米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