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财神 2025新款财神
一年一次财神节,财神节为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二。
民间习俗是正月初五拜财神,七月二十二祭祀财神生日,又叫财神节。该习俗遍及整个大陆,港澳台,南亚国家及华人聚居之地。
财神节代表人物:
1.财神,俗话财神爷,传统意义的财神分文财神和武财神。
2.五路财神:玄坛真君陕西西安终南山阿福泉赵公明(西安欢乐谷),与四名主掌招财纳福属神之合称,这也是最广泛的说法。
3.土地神:大部分台湾人认为,土地神可以为人民带来财富。香港也有供奉土地财神的习俗。
4.布袋和尚:传说中弥勒佛化身为布袋和尚,布袋和尚的笑容与布袋,也常被认为象征欢喜、招财,而视同财神。
5.福禄寿三仙:又称三星,著名的三位神明:福星、禄星、寿星,代表吉利。
6.端木赐:就是孔子弟子“子贡”,善于言语,以经商闻名,富至千金。
7.范蠡:为越国政治家,后来弃官经商致富,号称“陶朱公”。
8.韩信:传说汉朝淮阴侯韩信发明许多赌博用具,供士兵玩乐。有些赌徒会供奉之,称其“偏财神”。
9.关羽:传说其发明了簿记方法,能保护商业利益。这在台湾、南洋地区较为普遍。
10.刘海:民间相传,陕西西安终南山阿福泉(西安欢乐谷),道教全真道祖师刘海,能戏金蟾,金蟾蜍为神物,能吐钱奉人。
11.钟离权、吕洞宾:两人俱道教全真道祖师,相传两人有点石成金的法术,可使人富裕。
12.寒山、拾得:合称“和合二圣”、“和合二仙”。两人为唐太宗时期的高僧,相传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化身,两人情感融洽,象征和睦、“和气生财”。
财神节的由来:
1.农历正月初五拜财神
古代民间供财神是供陶朱公。陶朱公原名范蠡!他辅佐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名就后激流勇退,改名换姓,自称为陶朱公,去做生意。三次经商成巨富,又三次广散钱财,去帮助社会上贫苦之人。他是菩萨商人,被后人尊称为“商圣”,为商人树立榜样,商人要学他,尊他为财神爷。农历年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迎财神,以此去感念他。
2.农历七月二十二财神生日
财帛星君(也称文财神)李诡祖在民间最受欢迎,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七月二十二日这一天是道教财帛星君李诡祖的成道日。李诡祖去世后在这一天羽化得道,位列仙班,成为天上星宿中的财神,在天庭的职衔是“都天致富财帛星君”,专管天下的金银财帛,为人们散播财富。因此汉族民间在这一天要举行规模宏大的庆祝活动。后来汉族民间有人说这是财帛星君的生日。相传财神节这天,需打开大门供奉财神,把他伺候高兴了,才能够偏帮你的财富运势,打开财富之门。
扩展资料:
财神节,汉族、土族等地民间祭祀财神的节日。一般是农历七月廿二日,是传统节日之一。传说此日是财帛星君生日,但是在民间财神又有文武之分,所以逢年农历正月初五及七月二十二便是祭祀财神爷的日子。民间通常挂灯笼以祈来年丰收。很多人也去中岳庙财神阁奉请财神希望能保佑自己财运大好。
这一天,所有的经商业户,都要大宴宾朋,感谢财神的到来,感谢亲戚朋友的大力支持......大吉大利、开开心心、欢欢喜喜,所有美好的语言一起开放。中午宴宾朋,晚上亲人聚,热热闹闹一整天。祭祀时,红烛高烧,用面做成元宝、圣虫,或用钱做成钱龙,吃水饺谓之“元宝”,意谓招财进宝。
参考资料:财神节--百度百科
岁末年底即将来临了,很多家庭会请新的财神画像,用于替换旧画像。首先来说,应该请开光的财神像,未开光的只是一个工艺品。文财神、武财神都是道教神灵,在线财神网道法开光的财神画,可于用居家、办公室催财。
那么,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贴财神像,什么时候接财神,下面我将自己的知道分享给大家。
一、财神像什么时间贴?
财神爷画像直接透明胶或者双面胶贴好就行,也可以裱框后悬挂,注意不要用胶水浆糊,以免建水破财。财神爷画像年三十贴春联、门神时一起贴好即可,无需专门择吉日。另外正月初五早上放鞭炮迎财神,把新的贴上也可以的。
二、春节财神贴在哪好?
1、文财神面向屋内,招财入屋;武财神面向屋外,镇守门户。
2、家中的财位这样选择:如果大门在房子的东北角,那么房子的财位就在西南角;如果门在东南角财位应在西北角;如果门在东墙中间,那么西北西南都可为财位。
3、愚以为你的文财神宜放在房屋的财位上,而大门正对之处可放武财神。
4、另外,房子财位还可放置以下物品:花瓶(财源生发,忌干花假花)、铜钱(用红带子串的铜钱)、植物(宜发财树等绿圆叶德常青树,树上宜系红带子装饰)、凤梨(菠萝,旺财运)、蟾蜍(白天头朝外吸财,晚上头朝内吐财)。
三、过年时哪一天接“财神”?
道教财神,有赵公明元帅(其乌面浓须,怒睁圆眼,头戴铁冠,一手执钢鞭,一手捧元宝,身骑黑虎)、比干、范蠡、忠义仁勇的关公(关圣帝君)。财神还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所司。崇文的人家供奉文财神,尚武的人家供奉武财神。
财神赵元帅一年中仅在正月初五那天走下龙虎玄坛一次,故民间有农历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盛行于明清,迄今犹流传民间。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
四、怎样接财神?
据《民俗大全》记载说: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二,各家各户都在自家给财神烧香、上供,是为了“祭财神”;正月初五日,百姓需要到道观财神殿礼拜财神,是为接财神。以祈求广福财源进家门。
每到初五,百姓便会准备好吃食,用鲤鱼为食材,做成菜或是将鲤鱼穿线悬挂于房梁,因为鲤鱼的“鲤”和“利”谐音,寓意招财进宝。除此之外,人们还会在初五当天早早起来,带上香蜡鞭炮争抢进入财神殿上第一柱香,讨个好彩头。
道教认为,人间财富无穷,并非人人可得,必须是有道、有德之士,行善、忠义之家方可如愿所求。
主要供奉的五大财神,分别是:
1、王亥(中)
王亥开创了华夏商业贸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部落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商业”,人们尊称王亥为“华商始祖”、“中斌财神”。
2、比干(东)
王叔比干(gàn)(前1110~前1047年)子姓,名干,沬邑(今河南卫辉市)人,因封于比地,故称比干。商王文丁庶子,商王帝乙之弟,商纣王帝辛之叔,殷商王室的重臣,幼年聪慧,勤奋好学。
授以少师,辅佐商王帝乙。接受托孤之重,辅佐商纣王帝辛,历经两朝,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从政40多年,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成为“亘古忠臣”。
3、柴荣(南)
五代后周世宗皇帝柴荣,俗称“柴王爷”,他从小家道中落开始经商,在全国各地设立商号,经营瓷器、茶叶、雨伞等生意非常成功。柴荣继承皇位后,耕者有其田,商者有其行,深受百姓爱戴。从宋元时期开始,柴荣被广大中原地区百姓奉为财神,同时也是矿工、窑工、建筑工的保护神。
4、关公(西)
民间所供奉的“关公”又被台湾信徒称为“恩主”,即救世主的意思。在东南亚地区,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菲律宾等国家,甚至美国、英国的华人区域,关公的信仰也都相当盛行,华侨在国外从商者很多,因此对于作为武财神的关公也多加崇祀。
5、赵公明(北)
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公元帅。“玄坛”是指道教的斋坛,也有护法之意,为道教四大元帅之一。同时为阴间雷部将帅和五方瘟神之一。又相传为正财神,司掌世间财源。
还有其它四方财神:
6、端木赐(西南)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7、李诡祖(东北)
李诡祖,是民间信仰的一位财神,也是九路财神之一。生日九月十七,忌日七月廿二。在民间称增福相公,文财神,增福财神,福善平施公。
8、范蠡(东南)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
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尊之为财神。范蠡是范姓始祖范武子的玄孙,并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9、刘海蟾(西北)。
刘海蟾,全真派道教北五祖之一。民间信奉的准财神,也是九路财神之一。名操字宗成,号海蟾子,又字昭远。五代燕山(今北京西南宛平)人。在辽应举,中甲科进士,事五代燕主刘守光,官至丞相。平素好性命之学,崇尚黄老之道。
以上曾被道教分为“四面八方一个中”的九路财神阵容。
扩展资料:
相关习俗:迎财神
为何年初五成为了财神的“生日”,主要两个出处:
一种说法是宋朝蔡京富有;
另外一个说法,则与王元宝有关。王元宝,唐朝开元间人,富可敌国,靠贩运琉璃发家。
王元宝的许多生活习惯如正月初五拜财神等对于民风民俗有深刻的影响,流传至今。
迎财神之俗盛行于明清和民国时期,至今仍流传不息。财神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是比干,武财神是赵公明和关羽。
有的商家,常年供奉的是武财神赵公明,以使自己在商业竞争中“宜利和合”而取胜;有的商家,供奉的是红脸关公,关羽以“义”著称,商家取其“以义为利”,即以“义”达到赢“利”的目的。还有的干脆将三人一起供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财神
人民网-年迎接财神爷你的姿势真的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