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盘看风水视频大全 罗盘使用教程初学者视频
初学者用什么风水罗盘风水罗盘使用方法视频初学者先要明白什么是坐向,正统风水大多以大门朝向为向,相反为坐,也有一些流派以窗户朝向取向,个人认为此不可取。
明白了什么是坐向就了解了其实就是找出大门是朝着哪个方向开的,所以我们测量出与大门垂直的那条线的朝向度数就可以了。
使用罗盘时看到正中心的一个圆形的叫做天池(天圆地方),里面有指针,一头有两个小牛角样的指向的是正北方。我们站在门外,面对大门,将罗盘的一边与大门平行,调整罗盘,将盘上的定位的小红点对正小牛角的中间,就是正北方。然后观察罗盘上的十字红线垂直大门的那条向前指向的是坐,冲着拿罗盘的人一方为向;如果是站在屋内测量则基本相同,只是红线指向大门的为向,冲着执盘者的为坐。
测量的位置一般是大门外七个脚步的位置,但不能拘泥于此,测出正确朝向才是关键,所以可以多换几个位置测量,还要考虑各种电磁干扰,要远离电器、电闸箱、电梯间、管道井等,而且周围不要有太多的人,尤其不能有小孩子和猫狗等。
希望对你有帮助。
风水罗盘怎么使用罗盘的使用方法图解最简单的就是天池里的指针了,朝着目标,并不是要对其南北的,只是要经纬线就是外盘的十字红线要对其准南北方的,看偏差就行了,如果在细的话,就是24山了,当然了还有很多,不是专门人员根本用不着的,看起来很复杂,又是先天后天八卦的,又是分金的等等,很少用的。
罗盘的使用方法图解大全,风水罗盘怎么看买本专门讲罗盘的书看看,像《罗经解定》《罗经透解》《风水罗盘》这些书书店里都有卖,书摊上也有。最近网络不稳定,不然给你发个电子版的。
看风水罗盘如何使用先把罗盘两手托在小腹间,要平稳固。调转东南西北,天心各有十字线,内转盘有二十四山,中间一些还有72透地龙对分金,分金又分虚旺相空绝一般都是用旺相3度分金。十线外盘还要对红点,和黑点,对黑即是错卦。详细的话,要对罗盘每层了解方可懂。各盘不同。每层分布也不同。。最多360层,平常20多层就够用了。
风水罗盘怎么使用风水罗盘的使用方法看熟罗经,自然会用,不懂罗经,也却实无法说清。
如何用罗盘看墓地风水罗盘的正确使用方法这个问题网上一两句说不清。要熟读《罗经》才能正确使用罗盘,否则罗盘就只是一个儿童玩具。
风水罗盘的使用方法,如何能看懂风水罗盘买本专门讲罗盘的书看看,像《罗经解定》《罗经透解》《风水罗盘》这些书书店里都有卖,书摊上也有。最近网络不稳定,不然给你发个电子版的。
风水罗盘是怎么看的买一本罗盘逐层详解一个一个盘面看懂它是表达什么。如果只是想看罗盘测出来的方位,那就简单了,会看指南针就行,更便捷的是用电子风水罗盘,对着要测的物体,就能测出来方位,如下图:
如何使用风水罗盘看房子的坐向?罗盘的使用方法
罗盘是风水操作的重要工具,它的基本作用就是定向。在我们认识风水理气学问时,首先要学习以罗盘定向的基本方法。
罗盘学名为罗经,创自轩辕黄帝时代,后经过历代前贤,按易经及河洛原理,参以日月五星七政及天象星宿运行原则,再察地球上山川河流,平原波浪起伏形态,加以修正改良制造而成,用于测定方位和勘察地形,堪舆地师及海员大都称它为“罗盘”或“罗庚”,很少称为“罗经”。
说到罗盘的使用方法,如果是详细讨论的话,相信要花上好多篇幅。因为它包括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本篇只从简单使用方法来谈谈。
罗盘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三元盘、三合盘、三元三合两用盘、易盘、玄空盘及各派所用户的独特盘。但无论是那门那派的罗盘,中间必有一层是二十四山方位的,从北方开始依次序排列分别是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等。共二十四个方位。
如果你有一个指南针,你可以发觉罗盘与指针相对的度数如下:
方位卦位二十四山角度
正北坎壬
子
癸 337.5- 352.5
352.5- 7.5
7.5- 22.5
东北艮丑
艮
寅 22.5- 37.5
37.5- 52.5
52.5- 67.5
正东震甲
卯
乙 67.5- 82.5
82.5- 97.5
97.5- 112.5
东南巽辰
巽
巳 112.5- 127.5
127.5- 142.5
142.5- 157.5
正南离丙
午
丁 157.5- 172.5
172.5- 187.5
187.5- 202.5
西南坤未
坤
申 202.5- 217.5
217.5- 232.5
232.5- 247.5
正西兑庚
酉
辛 247.5- 262.5
262.5- 277.5
277.5- 292.5
西北乾戌
乾
亥 292.5- 307.5
307.5- 322.5
322.5- 337.5
清楚了二十四山的方向后,现在要看看罗盘的形状。
从罗盘的外形你可以看到,罗盘中央是一个圆形天池(即定向用的指南针)。外面是铜面黑底金字的活动转盘,称内盘或圆盘。盘上一圈圈的堆满着字,习惯上一圈叫做一层。其中有一层是二十四方位,最外是一方形盘身,称为外盘或方盘。盘身以花梨木制造的最为耐用,但重量比一般木制盘重。
外盘有四个小孔,分别有两根鱼丝或胶线以十字形穿于四边中间的小孔内,它是用来定坐向的。
罗盘的使用主要是中央的磁针,天池外的内盘是钢制的,天池底色一般是白色的,底部划有一红色直线,有一端是有两个红点在红线的左右,红线是以南北定位的,有红点的一方是子方(正北方),另一端是午方(正南方),上面有一根很灵敏的磁针,磁针有一端是有一个小孔的。
使用罗盘时,双手分左右把持着外盘,双脚略为分开,将罗盘放在胸腹之间的位置上,保持罗盘水平状态,不要左高右低,或者前高后低。然后以你的背靠为坐,面对为向,开始立向。
这个时候,罗盘上的十字鱼丝线应该与屋的正前、正后、正左、正右的四正位重合,如果十字线立的向不准,那么,所测的坐向就会出现偏差的了。
固定了十字鱼丝的位置之后,用双手的大拇指动内盘,当内盘转动时,天池会随之而转动。一直将内盘转动至磁针静止下来,与天池内的红线重叠在一起为止。
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磁针有小孔的一端必须与红线上的两个小红点重合,位置不能互掉。这时显示坐向方的鱼丝线(是横的那一条)......>>
罗盘的使用方法图解哪里有详细的?给点实用的吧,最好能给个电子版的。电子版的很少有人会整理所有的罗盘的使用方法图解给你的,因为罗盘盘面每一层你至少得知道是哪些表现方式,比如地盘是哪些字围城一圈的?六十四卦是哪些卦名,怎么排列。这些都需要用图像表现才清晰。还是看看纸质的书吧。你看看下图来自玄学通综合盘的每一层就知道了,很复杂的。
天堂湖
看到指南针的人都知道,有一个地方安装了指南针。这个位置在整个罗盘的中心,叫做天池。天池有一块磁铁。当这个磁铁被固定时,它的头必须朝向正南正午,它的尾必须指向正北,这就是所谓的指南针。指南针下面有一条红色的直线。直线的形状与指南针相似,但这条直线始终是固定的,一端指向指南针上“子”字的位置,另一端指向指南针上“午”字的中心。
我们平时的时候,第一步就是把罗盘调平,让天池的指针和天池的直线重合,形成一条直线。换句话说,指南针完全覆盖了天池的红色直线。我们在天池看罗盘,看到磁针和针下的直线形成一条线。这样才能确定指南针已经平衡,才能确定房子的坐向。
风水初学者看到指南针可能不知道往哪里看。罗盘明显复杂,杨家只用了罗盘五层的内容。下面,笔者就每一层的内容和阳宅的运用方法论述如下:
如何使用指南针(1)正确放置指针。
指南针:有三块板和三根针。也就是站点针,人针,天针。三盘分二十四格,称为“二十四山”。每山占十五度,二十四方位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八(甲、乙、丙、丁、庚、辛、任、归、)。四维(甘、艮、巽、坤)地名。
遗址的右针就是二十四山的右位,也就是我们平时做人的时候,第一步就是用遗址的罗盘右针来确定房子的方位。(正真,也就是网站上二十四山的代名词)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圆规中的“二十四山”二字通常有两种颜色,其中一种是红色。红色单词和无色单词有两种不同的意思。遗址中有十二座山是红字,意为奇异的太阳。有十二座山不是红字,表示连阴。
怎样看风水罗盘教学视频如下:
罗盘的每一圈代表着什么:
第一圈:海池指南针,用于定方位。尖头指向的方位为南方。
第二圈:后天八卦,方位符号。
第三圈:后天八卦名称。
第四圈:八个方位的阴阳、五行代表。
第五圈:八个方位中每个方位的人、事、物代表。
第六圈:八个方位中天干、地支(生肖)、时间代表。
第七圈:(地支)生肖,合、会、冲、刑、害代表(查后表)、天干、性情代表。
第八圈:春、夏、秋、冬四季节以及方位、阴、阳代表。
第九圈:八方位,二十四节气代表,每个方位有三种气息组成
完了这么多,想必大家也对罗盘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罗盘的具体使用方法。
一,双手分左右把持著外盘,双脚略为分开。将罗盘放在胸腹之间的位置上,保持罗盘水平状态,不可左高右低,或者前高后低。
二,调整罗盘,罗盘上方的十字鱼丝线,需与房子大门保持平行。三,固定了十字鱼丝的位置之后,则要开始调整天池内指针方向。
四,用双手的大拇指动内盘,当内盘转动时,天池会随之而转动。一直将内盘转动至磁针静止下来(图C),与天池内的红线重叠在一起为止。
座向辨别法:
在房屋座向的说明中,已经强调了座向判别方式,即是以人站在屋内面向大门方向,此种方式,是以背为座,面对为向。
因为罗盘及指南(北)针的磁针很容易受到家中电器、铁器的影响而发生偏角,因此在测量座向时,建议要在屋外不受干扰处测量。
测量时,建议人面对房子的大门,视线如箭头所示朝屋内看,以便调整罗盘,使其与房子保持平行,再开始转动内盘,校准磁针;此时,是以面为座,背部为朝向,也就是背部若为南方,面向为北,则为座北朝南,与先前所的方式略有不同,需特别注意。
使用罗盘或指南针的拿法及使用方式可参考图I,人面对房子大门,将罗盘或指南针保持与房子平行,调整指针向北(南),取得房子的座向及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