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吉凶富贵 手机号查吉凶

时间:2025-03-20 13:31:35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龙凤图案,紫色,大红色,金色在古代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人心目中的「富」,是指私人财产的数量,其实无论是古代所重视的愿望,如《尚书》的「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即所好者德)、「考终命」(即善终、不横夭),还是近世的「福」、「禄」、「喜」、「财」等观念,其中多有财富的考量。比如人们以「荣华富贵」形容富有位尊的人,将腰缠万贯的人称之为「富翁」、「富豪」,而他们过的是「富裕」的生活。人们总向往富足安舒的生活,因而在过年的习俗中,人对于「财神」的礼拜最为虔诚,有年初五接五路财神的习俗:五路指「东路招财」,「西路进宝」,「南路利市」,「北路纳珍」和」中路玄坛」。

《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成玄英疏:“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徵。”《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岂道德之符而圣人所谓吉祥善事者与?”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文》:“盖道乡昔寓居阁上,忽于佛前地生五笋,甚可爱……州人传出,咸谓吉祥,以为为道乡发也。”

吉祥文化内容万象,我们可以分为吉祥物品、吉祥节日、吉祥行为、吉祥传统。几千年来,传统吉祥文化具有如此鲜活的生命力,与它和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渊源,情感表达方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自然崇拜使得最早的吉祥观念得以产生。据史书记载,早在尧舜之世的上古先民就已经崇拜天文,视山河为神灵并重视吉凶之兆。商周之时巫术盛行,预卜凶吉,趋利避害,是人们普遍的理想信念。以此信念为基础,汉代出现的道教教义与儒学经学讥讳思想相互影响,并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意志取得大融合,形成了封建社会上层的希求富贵,皇权永固,企慕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等祥瑞意念。在汉代的装饰图案中,就有吉祥汉字的出现。隋唐之际,在与外来纹样的融合中,创造出了诸如宝相花,唐草纹和陵阳公祥等富有吉祥意义的民族新纹样。宋元时期,吉祥纹样不断受到来自道教,佛教以及民间的影响,题材也日益丰富多彩,表现手法多样。到了明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活跃,封建上层意识与市民意识相互渗透、融合,传统的祥瑞思想转变为吉祥如意福寿富贵等世俗化的吉祥观念。清代装饰吉祥图案集历代之大成,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把装饰吉祥图案发展到了极致,并被广泛应用于印染、织绣、服饰、工艺品、建筑彩画及民间艺术等各方面。

以纹样形象表示,也就是将一些动植物的自然属性、特性等延长并引申,这是吉祥图案中最为常见的手法。如以龙、凤、蟒来象征权贵。从古至今,龙是古代的吉祥神瑞,被视为民族的图腾,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龙纹在我国工艺美术中运用极广,经过历代艺人的加工演变,形象从虚构愈见具体。明代的龙,牛头、蛇身、鹿角、虾眼、狮鼻、驴嘴、猫耳、鹰爪、鱼尾。清代的龙纹则规定为“九似“,即角似鹿,项似蛇,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绝不能混淆。从姿态上分,又有团龙、坐龙、行龙、升龙、降龙等名目。按明制,供上用的纹饰为升降龙拥祥云、拥骨朵云、祥云嵌八宝纹等。实际上,在明清两代,五爪金龙已成为皇室专用纹饰。

又如柏冬夏常青、凌寒不凋,其生物特性被引申为人的长生不老,用以祝福长寿万年;合欢叶晨舒夜合,近于夫妇之意,用以祝愿夫妇和谐;籽粒繁多的石榴、葡萄则是对多子多福的祈求;桃或鹤寓意长寿。

汉字因其自身的特性,为谐音双关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汉语中,一个读音往往对应好几个汉字,因此,利用读音的相同和相近便可取得一定的修辞效果。比如瓶谐“平”,表示“平安”,蝙蝠和佛手谐“福”,喜鹊谐“喜”,桂花、桂圆谐“贵”,百合、柏树谐“百”。

当然,以上三种手法在具体运用中,大多可互相结合,一起使用。当时常见的图案组合有:

三多:多福用佛手,多寿用桃,多子用石榴、葡萄、葫芦。

万寿长春:万字作底,寿字以及长春花为主题。

五福捧寿:五只蝙蝠围绕寿字,寿字通常为圆寿。

竹报平安:竹和太平花。

连生贵子:莲花或莲蓬及童子,或再加上花生。

五谷丰登:五谷、蜜蜂和灯笼纹。

“双喜”字,是双喜临门、大吉大利的意思,民间常在办喜事时采用。

“寿”字,字头经过加工美化,变成对称的图案,是长寿的意思。

“福寿双全”,是由蝙蝠和寿字组成的图案。“蝠”与“福”同音,表示幸福长寿。

两个“有”字组成的对称图案,意思是:顺也有,倒也有。在农村常用来贴在收藏谷物的器具上,表示丰收富裕。

“如意头”,象征顺遂如意。

“百吉”,也叫“盘长”。它无头无尾,无始无终,可以想像为许多个“结”,谐“百吉”之音,作为百事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有福寿延绵、永无休止的意思。

富贵吉祥寓意解读

“四合如意”,四个如意从四面围拢钩连起来,象征诸事如意。

以椿树、萱草、芝兰、磐石和竹这「五瑞」为例,庄子说过:「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唐朝诗人牟融也有「堂上椿萱雪满头」的诗句,因椿树的寿命长,人们便把椿树比作父亲,称「椿庭」,更象征老人的长寿。萱草,又名忘忧草。古人的寝室有「前堂」与「后室」之分,「后室」亦称「北堂」,北堂常常是母亲的居所,因为古人多于北堂种植萱草,后人也将萱草借代为母亲,说它能使人忘记忧愁、给母亲带来祝福。芝兰是古人种植于庭阶的盆栽植物,外形高洁优雅,古人总以它训喻子弟,要学效芝兰的德行,生长于庭阶而非野地。磐石是平坦而厚的大石头,通常在高山上岿然不动,后人乃将其引申为稳固、志向坚定的意思。至于竹子,自古至今人们多以竹借喻高洁正直的君子。古时习以「竹报」喻为家书,因而有「竹报平安」之说:在信笺上印有竹枝或竹叶,以代语平安。把这五样东西组合在一起,就成了父母长寿、无忧,家基稳如磐石,子孙兴旺、合家平安的含意,可以说是将瑞物属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以「如意」为例,它是特有的吉祥物,本为军旅器物,后渐成民间的「爪杖」,即搔痒工具。若在一个瓶子里插上如意,即为「平安如意」。如以两个柿子或狮子配如意,便成「事事如意」。若画上童子骑象、手持如意,就是「吉祥如意」。若如意加上盒子与荷花,组成的是「和合如意」。再如「百事如意」,则是如意与柏树和柿子的组合。还有,万(万年青)事(柿)如意,四艺(琴、棋、书、画)如意,福(蝙蝠)寿(桃)如意。

此外,众多流行于民间的赠礼亦多属谐音取意的吉祥物。赠赴考书生以糕和粽子,糕谐音「高」,粽谐音「中」,寓意「金榜高中」的美好愿望;赠予新婚夫妇以枣、栗、桂圆和花生四样物品,寓意着「早生贵子」或「立生贵子」的美好寄望。很多地方还有「送灯」的习俗,因南方方言中「灯」与「丁」谐音,送灯便有人口「添丁」的祝福之意,这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中,没有比子孙繁衍、人丁兴旺更令人高兴的了。

再如民间每于老年人寿诞时送上「寿桃」,以祝福老人健康、长寿、幸福,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传说。相传战国时期齐人孙膑自十八岁离家,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一别家乡十二年,有一年的五月初五才猛然想起正是母亲八十岁的生日,他想:「乌鸦反哺母娘,羊羔吃奶跪乳,禽兽还知恩达礼,我却已经有十二年没有报母亲的养育之恩」。「于是问准师傅请假回去看望老母,临行前,鬼谷子随手摘了一颗桃子让孙膑回家献给高堂。没有想到,孙膑回家将桃子给老母亲吃后,母亲竟返老还童。人们听说孙膑母亲吃了桃子之后变得年轻,也想让自己的父母健康长寿,于是竞相仿效,也都给自己的父母「送寿桃」。传说是否真实,人们没有去考证,但它所蕴涵的美好寓意,却被人传承下来,绵延不绝。

综观这些经过艺术加工的吉祥物或吉祥图,多以追求功名、富贵为题材,其中不少是涉及古代的科举制度、封爵制度和选官制度的,如《官居一品》(蝈蝈与菊花)、《富贵长春》(牡丹与长春花或长春鸟)、《封侯挂印》(猴子摘取挂在树上的印包)、《指日高升》(白鹤向着红日飞翔)、《喜报三元》(结有三颗桂圆果的龙眼树丫上栖着一只喜鹊)等等,不一而足。

择吉是指以干支历法为基础,根据年、月、日、时所值吉凶神煞进行计算,综合参考,选择吉日吉时,确定趋避的一种方法。简单地说,所谓择吉,就是根据一定的方法选择吉利的日子。所以民间直接称之为“择日"、“看日子”、“捡日子”。古代又称为“涓吉"、“诹吉”。

择吉术形成于汉代,而且流派众多,据《史记·日者列传》和《汉书·方术列传》,汉代的择吉术有五行、堪舆、建除、丛辰、历家、天人、太一、风角、奇门、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专、须臾、孤虚、六壬、禽星、禄命等共二十余家,其中不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

汉代择吉术,以分为特征,诸家学说自为一体。后世择吉术,以合为特征,各家学说融为一体,且以黄历为表现形式。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择吉术以及黄历,是一个头绪纷繁复杂的择吉复合体。

择吉的目的是趋吉避凶,所以在涉及诸如婚姻嫁娶、修造动土等重大事项时都要选择吉日吉时,否则认为会造成不良后果。

命理界有部分学者明确否定八字论“从”的理论,而又有一些新派学者动辄论从,令后学者莫衷一是。

一、命理学中“从”的理论是什么?

“从”的理论,是指某一种五行或十神无根、弱极,不得不从其它五行或十神构成的形象和气势,以维护形象和气势的干支为喜用神,以帮扶弱极的干支为忌神,据此推断命主的命格高低和运势吉凶。

诸多命理古籍均有关于“从”的记载。

《四言独步》:丙火申提,无根从煞。……阴火酉月,弃命就财。北方入格,南则为灾。戊己亥月,身弱为弃。卯月同推,嫌根劫比。庚金无根,寅宫火局,南方有贵,须防寿促。……弃命从财,须要会财。弃命从煞,须要会煞。从财忌煞,从煞喜财。运逢根气,命损无猜。

《神趣八法》:从象者,如甲乙日主无根,地支全金,谓之从金;四柱纯土,谓之从土;四柱纯水,谓之从水;四柱纯木,谓之从木;有秀气者吉,无秀气者不吉。或天干有甲乙字,或有根者不吉。其从火者,火旺运吉,死绝地凶。

《滴天髓从象》:从得真者只论从,从神又有吉和凶。

《星平会海》《三命通会》《神峰通考》《御定子平》等书均收录有“弃命从煞格”和“弃命从财格”专论。

《子平玄珠从象》:日干从象只寻支,何物偏多从不宜;吾已从人终莫二,所从乘旺即吾时。

可见,古代至少已经有“从象”“从格”“从神”这三种明确的概念。从象指日主无根,从其它五行象;从格主要包括“弃命从煞格”和“弃命从财格”二种;从神是《滴天髓》独有的提法,指的是日主所从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