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棺黄道吉日 近期下葬黄道吉日
本月破土动工的黄道吉日有:阴历的二月三十号。
1、阳历2023年3月21日星期二,阴历二月三十号。
2、公历2023年3月21日星期二。
3、农历癸卯年二月三十号。
4、宜:订婚、订盟、纳采、裁衣、合帐、成人礼、冠笄、安机械、拆卸、安床、入殓、除服、成服、移柩、破土、启钻、安葬、修坟、立碑、经络、交易、立券、买车提车、纳财、筑堤、造仓、补垣、塞穴、纳畜、伐木、架马。
5、忌祭拜、祭祀、开光、结婚、嫁娶、搬迁新宅乔迁新居、入宅。
破土注意事项
1、破土时从祖坟前面开挖,不可以掘后面
破土开坟,应根据祖先的辈分,先长至幼依次进行。一定要记住,破土时候要从祖坟前面开挖,不可以掘后面,以免又“绝后”之患。
2、先安置墓碑,之后再破土
有墓碑的坟地,要先把墓碑安放好,再开始破土。
3、不要杀死吉祥的生物
坟地破土时,挖到龟、蛇、鼠、蟾等吉祥的生物,千万不要随意杀害。
4、避免开棺时候进土
破土见棺后,继续深挖棺木四周,其深度以开棺时候不会有土从上方落入棺木为宜。
5、开馆避免见光
开棺之前以遮阳物遮盖整个墓穴,以免阳光曝晒先人骨殖。
6、开棺后静待片刻
遮阳后,先不要全部打开棺材盖,而是将棺盖打开一道缝隙,放放尸气,静待片刻后才再打开。
2022年6月,我祭出了黄道吉日。
2022年6月1日,公历,2022年5月3日星期三,农历冲兔(己卯)向东。
宜:嫁娶、祈福、祈福、生子、出火、拆破土、开市、交易、设券、挂匾、搬进屋、定床、装门、埋梁、破土、谢地。
避免:
公历2022年6月4日农历2022年5月6日星期六马冲(仁武)安山
宜:采用定亲,娶造车器,祭祀,为子祈福,出火,拆地筑地,入人口,挂匾,入宅,迁床,植,破土,埋,衣冠。
忌:开市发券。
公历2022年6月5日,农历2022年5月7日,星期日,重阳(桂味)东沙
宜:开市交易、献券、祭祀、祈祷、移地、铺床、旅游、植畜、放牧、升竖柱、抬地。
忌:嫁人,挖井,搬进房子,埋掉。
公历2022年6月7日农历2022年5月9日星期二崇基(乙酉)沙溪
适当:祭祀,捕获,捕鱼,装饰墙壁,不拿其他东西。
忌:一切都不合适。
公历2022年6月8日农历2022年5月10日星期三冲沟(丙戌)安山
合适:结婚,祭祀,祈祷,求医,旅游,搬家。
避免:打开市场。
公历2022年6月10日,农历2022年5月12日星期五,冲数(戊子)沙北
宜:祭棺,移棺,起钻,葬之。
忌:梁上破土。
公历2022年6月13日农历2022年5月15日星期一重土(鑫茂)东沙
合适:结婚,祭拜,洗澡,扫地,装饰墙壁。
忌:丧葬。
公历2022年6月14日,农历2022年5月16日星期二,崇龙(仁辰)沙北
适宜:嫁娶,搞联盟,旅游,开市,祭祀,祈福,搬进房子,破土,安葬。
避免:烹饪
2022年6月15日,公历,2022年5月17日星期三,农历冲蛇(圭司)西。
合适:结盟,旅行,祭祀,祈福,筑地,搬进房子。
忌:开棺安葬。
公历2022年6月17日,农历2022年5月19日星期五,重阳(乙未)
合适:结婚,搞联盟,接受祭祀,祈福安葬,破土安葬。
避免:打开市场
公历2022年6月19日农历2022年5月21日星期日冲吉(丁酉)沙溪
宜:不要拿剩下的祭祀种植。
忌:一切都不合适。
公历2022年6月20日农历2022年5月22日星期一冲沟(武术)安山
合适:结婚,祭祀,为孩子祈福,旅游,移除伐木,搬进房子,铺床,出火,拆修上梁,种椽子。
忌:掩埋期初交易凭证。
公历2022年6月22日,农历2022年5月24日星期三,冲数(庚子)沙北
适当:不要拿剩下的祭品。
忌:一切都不合适。
公历2022年6月23日农历2022年5月25日星期四冲牛(辛丑)沙溪
宜:嫁娶、祭祀、祈火、求子孙、旅游、拆开业交易、设券、挂匾额、入宅、移床、植地。
忌:葬、丧、伐木、制梁。
祖坟是家庭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有远见的你如果你夯实这一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基石,你就是整个家族兴旺发达的奠基人。但要切记迁坟移墓莫随便。
墓穴有此五必迁:
一、是墓穴无故自陷,
二、是墓穴上草木枯死,
三、是淫乱风声起,
四、是男盗女娼、家人癫狂,
五、是家中有夭折、败家、绝嗣、牢灾之人。
墓穴有此三不迁:
一、是开墓见龟、蛇、鱼等生物者不迁,
二、是开墓见紫藤缠棺者不迁,
三、是开墓见温暖之气或乳气者不迁。
旧墓实地勘测风水吉凶福祸
旧墓中如果入泥、入水、入树根、生白蚁等,此为凶多吉少;开棺后如果见骨黑,此现象为大凶,直接影响子孙后代不得安宁,破财败家无疑,并出孤儿寡妇,疯哑淫乱残疾之人;如果骨是黄净,呈金黄出富贵之人,益旺子孙兴旺发达。
迁坟时要注意下列事项:
一、首先要请有真本领的风水师勘验祖坟和寻找龙穴之地,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迁葬过程也要在风水师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坟的立向和深浅至关重要。
二、无论是迁坟还是新造坟,挖土动工时,一定要选择一个吉日吉时。这一点很关键。更不能挖出坟窝来以后,停好几天再下葬,以免内堂遭到野生动物的糟蹋,或者风吹雨晒。
三、请人帮忙要请自己非常要好的朋友,千万不要弄脏内堂(坟窝),比如往内堂中吐痰、仍脏东西、抹鼻涕等等。而且要请命运比较好的人帮忙,不要请那些命运非常糟糕的人,不好的信息就会留在内堂,对先人和后人都不利。
四、下葬时不要随便往内堂中放入十二生肖的小动物,以免与自己的祖先以及后代的生辰八字相冲,带来负面影响。
五、下葬时不要放入桃木制品、朱砂、金属利器、雄黄等辟邪物品。这些东西的磁场都很大,都会影响祖先的居住,给后人带来不好的命运,千万要注意!
例如:
山东莱州有这么一个故事,姐妹五个,没有男兄弟,父亲百年后,找了个所谓的熟悉人帮忙下葬。葬后的第二年,姐妹中的老三,丈夫突死。第三年,老二的丈夫突死。第四年,老大的丈夫又突死,都是“脑溢血”。太巧了。挖开坟一看,正好内穴之中某个位置上放了一把水果刀!还有一例,山东烟台有一位乳腺癌患者,已经到了晚期,由于经济条件较好,花了几万元钱,请来了一位河北石家庄的风水高手,在她的祖坟某一个位置插了一把铁锨。结果,没出一个周的时间,他的全家人没有一个不得病的,严重的住进了医院,轻的头昏脑胀,神志昏迷。某人立即帮助把铁锨取走了,结果全家人立即就好了!
六、如果老人一个先走了,另一个还活着,下葬时尽量“分盖”,也就是说,先下葬的骨灰盒要单独盖一个盖子封好,将来另一个下葬时就不用惊动原先的了。尽量少动作。
七、对地上风水与地下风水都要面面顾及到,地上风水以砂水理论为原则,地下风水以见黄色土质较好;
1)忌见恶水(谷称软锥),因为冲死者背部位,对后辈多有不利趋势;
2)忌见硬块石头(称称硬锥),以示后辈穷而硬,此也称为牦牛地;
3)忌见蚂蚁(俗称活锥),因蚂蚁吃掉死者的骨肉,对后辈有害无益;
4)忌见棺上加棺(谷称死锥),此凶对死者害处较大或对地师有害;
5)忌有寒风洞,试探有无风洞方法:用烛点燃对着洞口,如灯头不动则可用,如灯灭为风洞,用则必殃(应灾之人事按砂水吉凶断)。如此井可用则再嗅味,如乳味则为贵地,定财官印及子息必佳,有异味则有吉也减力;
八、井(墓坑)穿好后,用多层黄纸铺到井下平面上,用七星线(硬币)压黄纸上,然后用松香沫撒到黄纸上面点燃,俗称暖坑,以尽后辈之孝心,换取先辈辛寒抚养之恩,又为暖井以使吉气来的快,旨在后人速发福;
九、阴宅立向,只用天干,不用地支。而材之大头以乾、震、坎、艮为上,故大头以乾、震、坎、艮方位最好;
十、对下葬排列要有主次之分别:即东为上位,西为下位;东北为上位,西南为下位;北为上位,南为下位;西北为上位,东南为下位;(按后天八卦阳性位为上位记)。如一夫两妻下葬应夫在上位,先妻次位,后妻又次位;
十一、迁墓其目的:其一为男女合穴,其二又择一吉地营造。实迁墓有吉有凶,吉为使原墓不吉而又择一吉地而乘生气,凶为使原坟富贵之气因迁墓使元气泄散以致减吉或致凶;
十二、在迁墓地,一定要把原来棺材底下的血土再往下深挖八寸后,用干净的袋子装好移到新的营墓中去,否则吉凶效果不大,带走的土不可让原土丢在路上被人踩,这样会对死者的晚辈有害,对不起死者,犹如死者在世时被路人脚踩刀割一样,故此重要。另外因年岁多,墓地棺材板已拾不起来,用锨连骨连土铲也是很不对的,一定要让死者平辈用手拾骨为宜,死者的晚辈之人是不能用手拾取长辈尸骨白的,此切忌。
十三、什么叫回殃(或回煞):即人死当天的日干支按先天数的干支相加等于何数即为几天回殃。例:人死甲子日,为甲已子午九数,甲子相加为18天回殃日,又以此推死者在死前18天这一天里是醉生梦死状态,吃饭无规律,大一口小一口,好似吃不饱。先天数法:甲已子午九,乙庚丑未八;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戊癸辰戌五,己亥为四数。在此有一俗说:死人当天被鬼抓去后,待回殃日小鬼要到死者家里去看一看,如见主家无招待之物则对死者要处罚,故回殃日主家必有酒菜相待,一则为祭死者,二则又是对办丧有功者的酬劳。故古时很重视回殃日。
十四、如果迁墓葬墓无吉地怎么办呢?应先把骨灰盒放到纪念堂中,或把尸体先寄放在一个大荒中间。此为八个卦属平地,吉凶产生不大,此待时择吉营墓为最佳选择。又有在迁墓时看到墓穴有龟蛇藤子缠绕棺材,此类吉相,不可硬迁,以破吉庆之元气,求福反邀祸端也,殃及后人,故须切记。
十五、致丧要则:地师到主家办理丧事第一要先写某宅致丧文张贴在大门口,再写好回殃日期,六七日期,百日之期,张贴在大门口,抬头上写俸告诸亲或写俸诸君,注意要用红纸写俸诸君,用白纸写某宅致丧。迁墓(洗骨,拾金,移葬)日需择日。迁墓(洗骨,拾金,移葬)日忌与生者犯冲!!!启攒(洗骨,拾金,移葬)宜日:鸣吠对日,忌日:建日破日平日收日劫煞灾煞月煞刑日害日月厌日四废日五墓日复日重日又忌日:亢日奎日娄日鬼日牛日星日天火日红沙日岁破日天克地冲日本命日
十六、其他事项,一般都要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来进行,各地方有各地方的风俗习惯,一定要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