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相对位置图解原理 两个光滑平面贴合原理

2024-09-19 09:55:45
版权说明:以下内容来自网友投稿,若有侵权请联系:259687886@qq.com 处理。

投影面的平行面,投影面的垂直面,一般位置平面。

空间平面按其对三个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投影面的平行面,投影面的垂直面,一般位置平面。透视投影按视点位置不同又分为:中心射(球心)投影、平射(球面)投影、正射(视点位于无限远)投影。

正轴方位投影常用于两极附近图与南北半球图;横轴方位投影常用于赤道附近图与东西半球图;斜轴方位投影多用于水、陆半球或中纬度分洲地图。投影面上的切点是没有变形点,各种变形离切点越远则越大,等变形线呈同心圆。

扩展资料:

极方位投影是最简单的形式。纬线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同心圆,经线是在极点处与其真实的方向角相交的直线。在其他投影方法中,平面投影在焦点处将具有90°的经纬网格角度。由焦点确定的方向是精确的。

穿过焦点的大圆由直线表示;因此从中心到地图上其他任意点的最短距离是直线。面积和形状变形后的图案是以焦点为中心的圆。因此方位投影更适合圆形区域,而不太适合矩形区域。而平面投影常用于绘制两极地区的地图。

某些平面投影会在空间中从特定点来观测表面数据。观测点将确定球面数据如何投影到平面。在不同的方位投影中,用于观测所有位置的透视图也有所不同。透视点可以是地球的中心、与焦点正对的表面点或者地球外部的某点,就如同从卫星或其他星球上遥看一样。

平面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分为三类: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具体如下:

1、一般位置平面: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

2、投影面平行面:平行于某一投影面,而与其他两投影面垂直的平面。

3、投影面垂直面:垂直某一投影面,而与其他两投影面倾斜平面。

基准面是一个较古老的概念,Davis早在1902年就总结了关于基准面的不同定义,多达十几种。目前在地质学中引用的基准面概念主要有3种:

识图直线与平面的交点

1)地貌学上的平衡剖面或侵蚀基准面,即基准面是侵蚀作用的终极状态;

2)地理学上的临界面,即基准面是一个颗粒在其之上无法停留下来,而在其下则发生沉积与埋藏作用的界面(Sloss,1962),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将沉积基准面看作是海洋环境中的海平面和陆地环境中的湖平面等具体物理面;

3)地层基准面(图2-1,Wheele,1964),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体系中,以 T.A.Cross教授为主的成因地层研究小组(1994)引用并发展了Wheele的基准面概念认为基准面既不是海平面(或湖平面),也不是相当海平面(或湖平面)向陆地延伸的一个水平面,而是一个相对于地球表面波状升降的、连续的、略向盆地方向下倾和呈抛物线状的抽象面(非物理面),其位置、运动方向及升降幅度不断随时间延续而变化(图2-1)。基准面在升、降变化过程中具有向其幅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单向移动的趋势,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上升与下降基准面旋回,是一个受湖平面(或海平面)升降和构造沉降,沉积负荷补偿,沉积物补给和沉积地形条件等多种综合因素制约的地层基准面旋回,因此,地层基准面并非为简单的海平面(或湖平面),分析基准面旋回与成因层序形成的过程-响应原理,是理解地层层序成因并进行层序划分的主要依据。

需指出的是,基准面在升、降变化过程中总是具有向其幅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单向移动的趋势,因而一个完整的基准面旋回由上升与下降两个半旋回构成,或基准面的上升与下降半旋回的组合被合称为一个基准面旋回。基准面旋回的升、降可以完全发生在地表之上,或发生在地表之下,也可以穿越地表之上再摆动到地表之下然后再返回,后者称基准面穿越旋回(base level transit cycle)。在地表的不同部位,于同一时间域发育的基准面旋回是等时的,在一个基准面旋回升、降运动变化过程中所保存下来的岩石即为这一基准面旋回时间域的成因地层单元,即成因层序,其以时间面为界面,因而为一个时间地层单元。从图2-1中可以看出地层基准面与沉积和侵蚀作用和如下关系:

图2-1基准面、可容纳空间和反映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给之间平衡时的地貌状态(据Cross,1994略作修改)

1)当基准面位于地表之上时,提供了沉积物的堆积空间,沉积作用发生,任何侵蚀作用均是局部的或暂时的;

2)当基准面位于地表之下时,可容纳空间消失,任何沉积作用均是暂时的和局部的,而侵蚀作用占主导位置;

3)当基准面与地表一致(或重合)时,既无沉积作用又无侵蚀作用的发生,或沉积与侵蚀均是局部或暂时的,两种作用主要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沉积物仅仅表现为路过(sediment bypass);

4)当基准面远离地表(或沉积界面)时,可容纳空间迅速扩大而处于沉积物非补偿沉积环境,可出现无沉积间断。

由此可知,在基准面变化的同一时间域范围内(注意:时间是连续的),在地表的不同地理位置上可同时表现出4种地质作用状态,即沉积作用、侵蚀作用、沉积物路过时产生的非沉积作用及沉积物非补偿(可容纳空间、沉积物供给量比值即dA/dS→∞)产生的饥饿性沉积作用乃至无沉积间断。在地层记录中代表基准面旋回变化的时间-空间事件表现为岩石+界面(间断面或相关整合面,图2-2)。因此,一个成因层序可以由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和基准面下降半旋回所形成的岩石组成,也可由单一的上升期或下降期沉积的岩石+界面组成,正如邓宏文教授(1996)所描述的“其深刻含义绝非一般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中的准层序所能正确反映的”。

由于基准面始终处于不断上升和下降运动状态,当其位于地表之上并相对于地表处于持续上升状态时,可容纳空间逐渐增大、沉积物在该可容纳空间内堆积的潜在体积和速度增加,沉积物的堆积体积和速度同时受控于物质来源和搬运的地质过程限制。也就是说,可容纳空间控制了某一时间内,某一地理位置的沉积物堆积最大值。假定沉积物质供给速度不变,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给量比值(A/S值)即决定了可容纳空间沉积物(有效可容纳空间)的最大堆积量、堆积速度、保存程度及内部结构特征。当基准面位于地表之下并进一步下降时,侵蚀作用的潜在速度和下切幅度将增加,侵蚀速度和下切幅度受基准面下降幅度和沉积物搬离地表过程的双重因素控制,在有地表径流作用的位置侵蚀速度相对较快和下切侵蚀幅度一般相对较大,延续时间较长,而无地表径流作用的部位在时间上相对滞后,侵蚀速度变慢和下切侵蚀幅度减小。因此,由基准面的升降运动可用以抽象地描述可容纳空间的形成或消失,及其基准面升、降过程与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和过路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过程。据此,可将基准面视为一个势能面,它反映了地球表面与力求与基准面平衡的地表过程之间的不平衡程度;要达到平衡,地表要不断地通过沉积或侵蚀作用,改变其形态,并向靠近基准面的方向运动,以达到两者处于同一位置的平衡状态。

图2-2岩性地层剖面及侵蚀作用、沉积物路过、沉积作用和非补偿沉积作用的时空迁移对比关系图解(据Wheeler,1964)